想寫這篇很久了,國人越來越會注意腳上的痣,擔心會不會是足底黑色素瘤。但其實幾乎所有的足底黑色素瘤都是直接長出來的(arise de novo) 而不是由痣慢慢變壞的。另外足底黑色素瘤很少小於6mm,大部分會大於7mm。50歲以後才新長出來的腳底"痣" 也要特別小心。
要如何區分是足底黑色素瘤還是痣呢? 可以先用"皮鏡"的表現區分,如果不確定才會建議整個切除去做病理化驗。(我們不建議足底痣做部分切片,因為部分切片會讓病理科醫師無法看到整顆痣的全貌,也無法判斷對稱性)
如果臨床已經非常像黑色素瘤,我們會做多個部分切片檢查,目的是知道可能最深的深度及確認範圍。
因為腳底有掌紋,大家可以想像,就像在沙灘上用樹枝畫上幾條線,畫的那幾條線比周圍低,我們稱為"皮溝",其他的地方會相對比較高,我們稱為"皮丘",腳掌有很多小汗腺開口,就是在皮丘上,皮鏡上看到的是一個個白色的小點。皮丘比較寬,皮溝比較窄。
腳底良性痣超過75%會表現皮鏡其中一個特色:
1. 色素沿著皮溝分布(parallel furrow pattern)
2. 細細的跟皮溝垂直,像梯子一樣(lattice pattern)
3. 因為腳底要承受重力,所以因為受壓也可以呈現羽毛狀斜斜的(fibrillar pattern)
至於足底黑色素瘤"最常見"的皮鏡特色為:
1. 色素沿著皮丘生長,所以可以看到帶狀的黑色,中間有白色小點(汗腺開孔) Parallel ridge pattern,這個表現專一度很高
2. 不規則的大片色素(irregular diffuse pigmentation)
這兩個特色是足部早期黑色素瘤,黑色素瘤原位癌就可以看得道的,如果等到更晚期,就會看到藍白紅等顏色,跟往下侵犯到血管有關。所以在看足底黑色素瘤的時候,皮鏡上如果出現藍白紅等顏色,通常已經侵犯很深。
#皮膚外科
#足底痣
#皮鏡
#足部黑色素瘤